一.背景介绍
近年来,信息技术对健康医疗事业的影响日趋明显,以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移动互联等新兴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,推动了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,为人口健康信息化创造了广阔的空间,同时也为医疗行业带来网络安全问题,针对医院的勒索、挖矿、信息泄露等信息安全事件层出不穷,医院网络已经成为了不法黑客的重点攻击对象之一。
2011 年,国家卫计委为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,规范和指导全国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,结合卫生行业实际情况印发了《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旨在全面提高卫生行业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,保障和促进卫生信息化健康发展。医疗信息数据与公众生命安全、民生息息相关,重要性不言而喻,通过体系化的网络安全建设,保护医院网络、信息数据安全势在必行。
二.方案概述
天融信遵循纵深防御、安全互补、强度一致、统一支撑和集中管理的思路,严格遵照国家及医疗行业相关要求,为医院网络建立满足等级保护三级要求的安全保障体系。首先,将医院信息网络及诊疗系统作为安全保护对象,为医院网络建设“一个中心,三重防护”的纵深防御技术体系;其次,结合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运维体系,落实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两大维度的具体实施与维护;最后,以诊疗系统的安全运营为信息安全保障建设的核心,并辅以安全服务贯穿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全过程,实现网络安全风险可控。
三.安全技术措施设计
1、通用安全设计
医院网络安全技术体系的设计内容主要涵盖安全管理中心、安全通信网络、安全区域边界、安全计算环境:
安全通信网络设计
l关键网络节点、设备及链路需进行冗余建设,保证高可用性;
l部署防火墙提供可靠的安全域隔离;
l部署VPN保证远程通信过程中数据的保密性及完整性。
安全区域边界设计
l部署网络准入控制系统,对非授权设备私自接入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控制;
l部署EDR,对内部用户非法外联行为进行控制;
l部署防火墙系统实现基于应用协议和应用内容的访问控制;
l部署双向网闸、数据安全交换平台实现医院内外网数据的安全隔离与交换;
l部署抗DDoS功能(集成于防火墙)、IPS、WAF、IDS、APT安全监测等,在关键网络节点处检测网络攻击行为,对网络攻击特别是新型网络攻击行为进行检测、分析、告警和防范;
l部署防病毒网关、僵木蠕系统,在关键网络节点处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和防范;
l部署网络审计系统,对用户的网络访问行为进行审计和数据分析。
安全计算环境设计
l部署堡垒主机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,对管理用户进行权限管理;
l部署数据库审计系统,对重要的用户行为和重要安全事件进行集中审计;
l 部署漏洞管理、基线管理、终端威胁防御等系统保障终端及服务器安全;
l采用密码技术,保障重要数据的完整性、保密性;
l部署容灾备份系统,保障重要数据的可用性;
l对重要网站系统提供网页防篡改、网站安全监控等保护机制;
安全管理中心设计
l通过堡垒主机实现集中的身份鉴别、访问授权和操作审计;
l部署网络管理系统,对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状况进行集中监控;
l部署日志审计系统,对分散在网络中的审计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和集中分析;
l内网部署态势感知平台,支撑安全监测、分析、预警、响应、处置、追溯等安全管理和运维工作;外网部署数据采集代理服务器,收集外网安全数据形成分析结果,通过网闸发送到内网平台。
2、云计算安全设计
l部署安全资源池,实现对云租户南北向流量的检测与防护;
l部署虚拟化分布式防火墙,实现对云主机东西向流量的检测与防护;
l部署EDR,实现云主机本地的威胁检测与防护;
l部署云安全管理中心完成统一的策略管理、安全监控、策略迁移和自动化部署。
3、移动互联安全设计
无线接入安全设计
l在受控边界处部署防火墙与有线网络实现安全隔离;
l部署无线管理平台集中管理无线AP的位置、数量、信道等;
l通过无线管理平台提供符合国密算法的身份认证;
l部署EMM对接入终端的进行定位和准入;
移动终端安全设计
通过EMM实现医护终端登记注册,提供全生命周期管控,终端遗失后,可定位位置、远程锁定设备、远程擦除敏感数据,防止数据泄露。
移动应用安全设计
l采用EMM对APP进行上线前安全检测、安全加固、提供黑白名单功能,确保应用安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