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,计算机机房成了各大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,计算机设备尤其是交换机、服务器等设备对机房的温度、湿度有着较高的要求。一旦机房设备出现故障,就会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运转,对数据传输、存储及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构成威胁,事故严重又不能及时处理,造成的影响和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。

1、温度偏高,易使机器设备散热不畅,使晶体管的作业参数发生漂移,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,严峻时还可形成元器件的击穿损坏(通讯设备在长时间运转作业期间,机器设备温度控制在18℃~27℃之间较为适合,关于空调设备,建议使用机房专用空调。2、湿度对通讯设备的影响也很大,空气湿润,易引起设备的金属部件和插接件管部件发生锈蚀,并引起电路板、插接件和布线的绝缘下降,严峻时还可形成电路短路(空气太枯燥又容易引起静电效应,要挟通讯设备的安全,为了坚持通讯机房的相对湿度契合规范,可视机房具体情况装备加湿器或抽湿机,加湿器作业时不要离通讯设备太近,且喷雾口不要正对着通讯设备,以防喷出的雾气对设备有影响,可根据机房内温度计的显现数据随时调整。一般说来,机房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40%~60%内较为适合。3、信息中心目前主要存在三大类机房:中心机房、设备间、其他设备间。大型信息中心还有可能将中心机房分为:数据中心、网络中心和管理(运行)中心,但在建设规格上还应按照这三类机房来设计。针对不同的机房,基本要求也有高低之分:中心机房主要用于数据存储、网络运行和运维管理,要严格遵从相关标准进行设计规划;设备间主要用于存放网络设备,最好遵从相关标准,但可根据设备情况灵活掌握;其他机房要按照各自功能分别进行设计规划,但 UPS、空调、防雷、空气净化、接地等是必须的配套设施。

①设备运行温度超标,造成宕机情况,严重影响系统运行;②设备长期处于高温运行,运行风险增加,温度升高将导致磁盘磁带会因热涨效应造成记录错误;网络设备传输误码率增高甚至失效;服务器自动保护停止工作、服务器硬盘损坏。计算机的时钟主频在温度过高都会降低,UPS配置的铅酸密封免维护电池在高温情况下,使用寿命会急剧下降。③机房的温度超过规定范围时,温度每升高10℃,计算机的可靠性就下降25%、使用寿命将减少50%。有实验证明,电子元器件温度每升高2℃,可靠性便下降 10%。电子产品工作带来的热量囤积,将导致电子产品发烫、卡顿、死机甚至爆炸,电子产品热管理成行业亟需解决的关键。

1、关于《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》GB/T 36340-2018是2019年1月1日实施的一项中国国家标准。防静电活动地板的环境温度为:23℃±2℃,环境湿度为:50%±5%RH2、关于《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》GB/T 9361-2011。机房的环境温度、湿度要求。项目 | A级 | B级 | C级 |
环境温度 | 22±2℃ | 15~30℃ | 10~35℃ |
环境湿度 | 45%~65% | 40%~70% | 30%~80% |
3、关于《标准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》VD/T754-95中温度和环境湿度之规范规则如下级别 | 温度 | 相对湿度 |
A | 21℃-25℃ | 40%~65% |
B | 18℃-28℃ | / |
C | 10℃-35℃ | / |
开机时 |
| A级 | B级 | 正常范围 |
温度 | 23±2℃ | 20±2℃ | 18-25℃ |
湿度 | 45%~65% | 40%~70% | 40%~60% |
温度变化率 | <5℃/h 并不得结露 | <10℃/h 并不得结露 |
|
停机时 |
| A级 | B级 | 正常范围 |
温度 | 5-35℃ | 5-35℃ | 18-25℃ |
湿度 | 40%~70% | 20%~80% | 40%~60% |
温度变化率 | <5℃/h 并不得结露 | <10℃/h 并不得结露 |
|
相对湿度:50%Rh±5%Rh这是机房运用最合适的温、湿度范围。所以机房一般温度可以设定在22度,湿度设定在50%